表迷網消息:制表大師路德維格?歐克林(Ludwig Oechslin)近40年前陸續打造出三款Ulysse Nardin雅典天文復雜功能腕表,成就了無出其右的“天文三部曲”。作為“天文三部曲”的續篇,Blast月之狂想世界時腕表以富有現代感而直觀的顯示方式,將人類日常可觀察到的天文世界的運轉景象巧妙呈現于腕間,盡顯浩瀚宇宙的浪漫詩意。
讓人類站在宇宙中心
路德維格?歐克林大師將不同的學科知識融匯貫通,由此研發出具備獨創天文復雜功能或創新機制的機芯。1983年至1990年,他先是為雅典表打造出哥白尼運行儀腕表,隨后又推出兩款腕表,組成“天文三部曲”,至今仍被業界奉為天文復雜功能時計的典范之作。此次Blast月之狂想腕表延續天文三部曲的精妙創意,全新的設計并未立足于哥白尼的日心說理論,而是將北極極點上空所俯看到的北半球世界地圖,作為藍寶石水晶玻璃表鏡的中心。這款直徑45毫米的天文時計以黑色陶瓷和黑色DLC鍍層鈦金屬制成,搭配同樣為黑色的鱷魚皮、天鵝絨或橡膠材質表帶。砂金石表盤猶如繁星點點的夜空。外圈的18K玫瑰金圓環上刻有31天的日期刻度,以一枚涂覆熒光物料的小三角指針指示日期。兩根指針在穹形地球圓盤上展現出Blast系列的精準特質和現代美學設計風格。中間部分涂覆以足量的夜光物料,即使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也能清晰辨認時間。雙時區的設計對于跨時區旅行者來說十分便利。表盤的固定外圈上標注24個時區的代表城市的名稱。佩戴者可根據需求調整時區。
精密月相捕捉時光流轉
這款功能實用的腕表亦設有月相視窗,路德維格?歐克林博士與團隊在表盤上重現了橢圓形的月球運行軌道。視窗盤連接著一個復雜的輪系,驅動月球標志每天完整旋轉一圈,使其迎向太陽的一面顯示為亮面,同時每29天12小時41分9.3秒沿表盤繞行一周——這正是月相變化的一個完整周期,又稱“朔望月”(實際天文周期為29天12小時44分2.9秒)。為精準顯示月相盈虧,月相視窗盤的軌跡呈現與太陽相對位置的變化。與此同時,移動視窗中的月球標志也會隨著陰歷日期推移顯示出明暗變化。
當視窗中顯現出月球標志時,其相對太陽的位置在24小時內保持不變。太陽標志由古銅輝石制成,以浮雕手法逼真呈現。這種珍罕的輝石表面呈金色,點綴暗斑,代表通過望遠鏡觀測到的太陽表面的黑子。表盤上以地球為視角,呈現太陽繞行地球的運動,而現實中則是地球受太陽的引力吸引,圍繞太陽公轉。這款腕表的月相功能為精密月相,每40年僅有1天誤差。代表月球繞地軌道的橢圓盤上還標注了月齡刻度。
當我們站在地表上,仰望著天空中日與月的輪舞,地球仿佛總處于宇宙的中心,隨著太陽與月亮的起落,晝夜與四季不斷交替。而日月之舞中蘊藏的時光奧秘,只有獨具慧眼的天文學家才能破解。而現在路德維格?歐克林博士將宇宙的定律以機械方式呈現于表盤之上,讓人們在捕捉時光的同時也能毫不費力的放飛想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