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迷網消息:在瑞士綿延的侏羅山脈、蔥郁的古老樹林、閃亮的湖泊圍繞的心臟地帶,便是有著“鐘表界硅谷”之稱的瑞士制表發源地——汝拉山谷(Vallée de Joux)。這里坐落著寶珀Blancpain兩大瑞士“國寶級”制表中心——位于Le Sentier的寶珀機芯工廠與位于Le Brassus的寶珀大復雜制表工坊。
位于Le Sentier的寶珀機芯工廠(左)與位于Le Brassus的寶珀大復雜制表工坊(右)
在Logo上擁有Manufacture de Haute Horlogerie(高級制表)身份印記,寶珀詮釋了何為真正的高級制表品牌。1735年注冊成立,引領鐘表業從匠人時代進入品牌時代,在至今289年的漫長歲月中,寶珀堅持只做機械表,堅持全自產,堅持從不生產第二等級腕表,秉承“創新即傳統”的品牌DNA,制作了不計其數的珍藏雋永的時計臻品。
寶珀經典V系列中華年歷腕表0888與寶珀經典V系列萬年歷月相腕表6656
進入21世紀之后,寶珀先后推出了乾坤卡羅素腕表(故宮博物院首枚且唯一典藏的當代腕表),中華年歷腕表(首枚令中國傳統歷法與西方歷法同“芯”運轉的腕表)等業界驚嘆的時計杰作,并不斷壯大品牌引以為傲的現代機械潛水腕表鼻祖五十噚系列,不斷豐富品牌龐大而完整的歷法腕表家族……這些傳奇作品,皆出自寶珀引以為傲的兩大制表中心。
寶珀Le Sentier機芯工廠
在瑞士鐘表業,Manufacture de Haute Horlogerie(高級制表)中的“Manufacture”(制表)一詞是用來形容能夠完全獨立制作鐘表的工廠,并以此區分于“atelier de terminage”(鐘表終加工工廠)。后者僅從事鐘表的組裝、調校、指針安裝和置入表殼。寶珀屬于世界上極少數可以全部自主設計、研發、制造、打磨、組裝到銷售(從A到Z)的品牌。2010年,與寶珀一脈相承的FP機芯工廠(Frédéric Piguet)正式更名為寶珀機芯工廠,加入品牌旗下。位于Le Sentier的寶珀機芯工廠占據著高級制表機芯的設計與制作領域的翹楚地位,聚集了品牌的研發隊伍和數個工作坊,數百名員工在此研發、制作、組裝與測試獨一無二的時計。
這里誕生了不計其數的傳奇機芯,包括基于簡潔、精確以及性能的漫長追求,蘊含絕對的運動精神,廣泛應用于五十噚系列的王者機芯——自動上鏈機芯Cal. 1315;首創導柱輪搭配垂直離合機制,纖薄、穩定、精準,亦被納為眾多高級腕表首選的計時機芯Cal.1185;將長動力平臺推動至單發條盒十二天動力儲存的自動上鏈機芯Cal. 242等。
這些機芯盡管“使命”各不相同,但誕生的過程卻毫無二致:設計,制作,組裝,測試,生產。
對擁有“創新即傳統”品牌DNA的寶珀來說,創新技術是前進的驅動力,因此設計研發部門就是這一創新動力的神經中樞。超越自我的第一步,通常便在這里邁出。
寶珀機芯工廠擁有大規模的模具設計制造部門,能自制所有需要的模具,從設計到研發到制造的流程之完整,在業內獨具一格。每套加工模具的研發需要約1年半起,價值3萬-25萬瑞士法郎,經年積累,目前廠內有超過10萬套模具,可滿足所有零件的加工生產需求。即便表款停產,其模具也會被珍藏于品牌的歷史檔案庫中,無論多少年后,都可在此找到每一枚作品每一枚零件的“來處”,確保能為藏家提供令愛表持續傳承的保養和維修服務。
寶珀機芯工廠的機芯零件加工制造車間,裝備先進,囊括了機芯生產的每個步驟。制表師們操作車間內先進的數控機床、加工中心,根據不同需求,完成不同的加工動作。制表師們對零件尺寸的精度要求近乎苛刻,通常允許誤差范圍僅在零點幾微米之內;同時,每一次加工步驟完成后,都要進行清洗,一枚機芯在制造過程中要進行20多次的清洗。這里發生的一切,足以說明高級制表的信條:“完美來自對每一個步驟的苛求”。
在組裝前,所有零配件都會被交到寶珀打磨裝飾專家的手中。他們以神乎其技的專業手法將藝術呈現在腕表的微觀世界中。
進入裝配車間,需要換上工作服和鞋套,防止灰塵影響。這里的工作主要依靠人工完成,相較于機器,制表師的精準度更高。裝配的每一個步驟后都需要進行嚴格檢測。檢測的項目包括:潤滑、腕表6方位走時精準測試、模擬測試等。
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在寶珀的制表王國里,“傳奇”的寫就并不全然是“作者”(那些偉大的機芯研發人員)說了算,“寶珀實驗中心”才是傳奇的定奪者。當一枚新的機芯研制出來之后,都會被送往實驗中心進行非常嚴苛的檢測,只有通過一系列的測試,我們才可以宣布這枚全新機芯真正誕生!所謂實驗中心,就是機芯的檢測之地。在這里,所有的新生機芯的所有零件,皆須受到審核、檢查、測試與測量,以確認在審核通過后,不會發生令人不悅的意外狀況,以擾亂機制運作。所有零件與功能,皆經過審慎分析與檢試,包括發條盒、齒輪、擒縱裝置、上鏈表冠,以及其他細微脆弱的零件。同樣的測試標準也應用于功能上,經過不厭其煩的試驗,并采用最粗暴的手段,以評估這些功能的耐用程度。經測試的功能范圍,包含日歷、逆跳、大日歷、動力儲存、自動上鏈系統、卡羅素裝置、陀飛輪裝置。在這里,如果看到價值不菲的陀飛輪系列(每只售價超過200萬元人民幣)遭到恣意粗暴的對待,也無需太過驚訝。無畏犧牲成本,才能成就每一款產品的可靠性。
寶珀Le Brassus大復雜制表工坊
相比于寶珀機芯工廠現代化成規模生產方式,位于Le Brassus的大復雜制表工坊則延續了傳統的制表方式,將品牌最頂尖的工藝匯聚一室。制表師在工坊中孜孜不倦地創作,致力于傳承瑞士機械制表的技術與經驗,令其發揚光大。周圍牧草如茵、林木蔥郁,這樣靜謐安寧的環境,令制表師得以全神貫注地工作。他們完全接受整個制表工序中的不確定性,并將其升華為體現自身精湛制表藝術的契機。
推開門扉,了不起的大師們沉浸其中,正在打磨異常精密的機芯,或極盡華麗繁瑣精巧之能事,以傳統藝術工藝裝點腕表。近300年來, 寶珀的制表師在工坊中孜孜不倦地創作。高級機械腕表的復雜功能,如卡羅素、陀飛輪、三問、中華年歷等在此鑄造。金雕、琺瑯、大馬士革鑲金、赤銅、寶石鑲嵌等復雜工藝也匯聚于同一屋檐下,寶珀因此成為少數可以獨立完成以上全部工藝的制表品牌。
1735工作間
于1991年推出的寶珀1735腕表,是品牌史上最著名的超復雜腕表之一,匯集多項復雜功能——超薄、三問報時、陀飛輪、萬年歷、月相與追針計時,在其經典表殼內,其機芯足足由744枚零件組成。在這間工作室里,兩位制表大師每人做一只1735腕表要花費至少一年時間,其精益求精的程度令人嘆為觀止。
這一超復雜功能腕表問世之時便轟動整個高級制表領域,更成為無數藏家夢寐以求的臻品。2025年將是寶珀誕生的290周年,屆時,還將有更加震撼人心的全新超復雜功能腕表問世。
寶珀1735超復雜功能腕表
打磨工作間
打磨工作間像是與精度較量的“戰場”。制表師利用不同材質的木質工具加工不同倒角,以滿足從40微米到1微米的精度要求。通常一個細小的零件打磨需要兩個小時,稍微復雜一點的則需要4個小時甚至更多。比如,兩個3毫米左右的零件,肉眼看上去并無差別,但在打磨之后,倘若在顯微鏡下觀看便可發現巨大差異。
金雕工作間
Le Brassus制表工坊也是目前寶珀金雕團隊的重要領地,其同時兼具男性與女性金雕師的五人陣容在業內實屬罕見。雕刻師以各類手工工具在表盤或夾板的方寸間雕琢出紋飾與圖案,從而為鐘表作品賦予更具表現力與個性化的藝術風情。
金雕工作間中領軍人物可謂傳奇。2011年,寶珀金雕團隊的領軍人物被授予紋章雕刻類“法蘭西手工技藝最高獎”。長久以來,能使更多業內人士認識到手工技藝對保持制表傳統的重要意義,一直是寶珀堅持不懈的努力目標。寶珀將把傳奇大師的寶貴經驗作為重要的工作使命傳承下去,從而使傳統手工制表技藝得以復興。
寶珀經典V系列金雕腕表
寶珀兩大制表中心的大師們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,分分秒秒地做著一些看來似乎很重復、很細微的事,但他們知道,他們的每一步都走得如此踏實,并且在不斷追求創新與卓越。這樣一種氣質和精神,就和寶珀、以及整個汝拉山脈和山谷一樣,貫穿著一種悠久、自然、帶有生命力的歷史氣息。這樣的技藝匠心,也將在大師們的手中,世世代代傳承下去。
THERE IS ETERNITY IN EVERY BLANCPAIN
每一枚寶珀都珍藏雋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