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,朗格展示了德國歷史上制作過的最復雜的腕表。Grand Complication僅計劃推出六枚,首件作品現已交付。這件微型機械杰作匯集無數工序,單是機芯組裝便需花上一年時間,部分工序在制作過程中以照片記錄下來。
Grand Complication是向悠久的薩克森精密制表傳統致敬之作,也標志著朗格新時代的開端。朗格產品研發總監Anthony de Haas表示,在制作這項復雜裝置及其迷人的鳴響系統時,“作品設計師展現出無窮創意,更帶來不少精辟見解。”
Grand Complication跳秒裝置的特寫
Grand Complication配備大小自鳴的鳴響裝置、三問報時裝置、具備積分盤及跳秒裝置的雙追針計時功能,以及設有月相顯示的萬年歷。唯有最具才華和經驗豐富的制表師,方能掌握所需技巧,組裝并調校876項機芯零件。即使由他們主理,也需要一整年才可完成這項挑戰,非常講求專業知識、集中力、靈巧手藝,而最重要的莫過于耐性。
這是因為組裝過程涉及多項詳盡測試,尤其要確保鳴響裝置正常運作。為此,制表師會在連續數周內,記錄每天24小時的報時聲響。接下來是分析記錄,以確定裝置在每刻鐘皆正常鳴響,否則便須完全拆解裝置,重新進行調校、組裝和測試。“自由擺動而非隨意搖晃”——這是制作裝置時給予制表師的要求描述,盡管在物理上是不可能的事情,但仍能透露出鳴響裝置的活動組件間理想互動情況。
如此鐘表杰作的制作涉及數以千計的工序,以下為至為關鍵的數項工序:
修整音簧
音簧質量決定鳴響裝置的響亮程度。合金、硬度、形狀、附件——即使看似微不足道,工程師和技術人員都會致力找出每個細節的最佳方案。音簧下端以金剛石銼磨成三角狀,使敲擊時帶來更佳震動。
組裝齒條
鳴響裝置的三枚齒條是控制時鐘、刻鐘和分鐘敲擊的要素。每當踏入下一個小時,刻鐘齒條會分別在15、30、45分鐘發出一至三組雙音。齒條由硬化精鋼制成,上側飾有直紋。
組裝聚合叉
齒口令聚合叉轉向。聚合叉經心軸連接至音槌,繼而敲響音簧,發出聲音。聚合叉以硬化精鋼制成,必須以手工精心調校,確保音響純凈清澈。
打磨鳴響裝置杠桿
鳴響裝置由獨立發條盒驅動,設有專屬輪系與杠桿式擒縱系統,確保裝置運作穩定一致。杠桿形狀復雜,經機械生產后,需由手工以銅盤和研磨膏再作調整。
組裝跳秒裝置
跳秒指針可顯示準確至五分之一秒的分段時間。當計時開始后,在同一心軸上兩枚疊置的五角星型零件,每秒會沿軸心轉動一次。在過程中,位于鑷子下方的30番齒銅輪,每秒會停止并松開零件5次。
校準追針心軸
追針心軸約長17.4毫米;直徑僅0.292毫米,從表盤一直延伸至機芯下方的追針輪。心軸轉動時會對材質構成壓力,因此在組裝前必須校準特制黃銅嵌塊。
打磨18K金杠桿
“格拉蘇蒂杠桿式擒縱系統”向朗格傳統致意:杠桿和擒縱輪均采用硬化18K金制成。機器無法生產大部分零件,因此經常需要用上手工制作。鑲嵌合成紅寶石棘爪的18K金杠桿臂,圍繞旋轉銅管內側。
設置軸承寶石
軸承寶石通常壓進鉆孔內。Grand Complication的所有軸承寶石于機芯一面均設有鑲座,與傳統優質懷表一脈相承。追針夾板的端石均在車床鑲嵌。
嵌入擺輪邊緣
朗格運用這個工序的特制銑刀,把細小插槽切入鉆孔旁邊的擺輪邊緣。之后插槽會圍繞螺紋鉆孔擴大,并確保平衡螺絲位置牢固。螺絲以不同深度嵌入邊緣,藉此平衡擺輪。螺絲位置必須保持原狀,不可松脫。為免過熱,銑刀會以浸泡乙醇的刷子冷卻表面。